联华证券实盘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实盘_线上实盘炒股网_国内炒股杠杆网站 > 联华证券实盘 > 股票配资哪种好一点 最卓越特工,差一点成为准将,作品销量一亿五千万册:007之父诺曼底登陆后,胜利女神的微笑已经绽放在整个欧洲,身为海军中校的伊恩·弗莱明把他亲手组建并屡立战功的“30突击队”安排在本部休整,他则随同英国海军司令部前往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股票配资哪种好一点,商讨如何应对加勒比海地区德军潜艇的威胁。
伊恩·弗莱明
与其说这一次牙买加之行是带着“给德国人最后一记左钩拳以便让他彻底躺在地上”的使命感,还不如说是“借公务旅游”更恰当一些,1944年年底,连弗莱明本人也觉得胜利唾手可得了,甚至他已经起草好了解散“30突击队”的文件,于是,行前他特地带上了自己的老同学伊瓦尔·布赖斯做向导,因为伊瓦尔在牙买加乡下有一处祖传的庄园——他是准备好好玩上一玩的。
在策划了海军部的作战计划之后,弗莱明抽出几天时间游历了这个对他的后半生有着重大意义的所在,虽然他每天都抱怨下个不停的雨淋湿了自己的军靴,但在离开牙买加前,他还是很开心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让伊瓦尔帮他选购一座庄园。“我想我的后半生就留在这美丽的地方了。”他兴致勃勃地告诉伊瓦尔:“我要把这座庄园命名为黄金眼,这是我组建的30突击队最伟大的一次行动的代号。”
弗莱明在黄金眼庄园中写作
几年之后,他真的来了,1952年,《每日邮报》和《镜报》的所有者罗瑟米尔子爵的前妻安·查特利斯跑来敲他的房门,并带给他“我怀孕了”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这个曾经发誓终生不婚的英国人才不得不哭丧着脸在这里度过了他的蜜月。
黄金眼庄园带给他的不止是一个蜜月,不止是把一个突击队的创建者变成了一位作家,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著名的传奇间谍007。
据统计,从第一部小说《皇家赌场》开始,有34部长篇和8个短篇小说以代号007的间谍为主人公,全球无数人为之疯狂,以至于后世记得伊恩·弗莱明,不是因为他一手创建了战功赫赫的30突击队,不是他破译过德国海军的密码,也不是他传奇的记者生涯和军旅生涯,而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造了世界上最迷人最绅士最风流的间谍、西方现代骑士——詹姆斯·邦德。
一 从劝退生到海军中校
事实上弗莱明的整个幼年时期都看不出他有任何作家的潜质,甚至在1952年他45岁之后仍然毫无作家倾向,倒是大哥彼得最后成了作家,他的游记作品风靡世界,而弗莱明则是个不学无术打架斗殴的街边小混混。学生时代,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差生、问题儿童,虽然他有着贵为中校、英国国会议员的父亲,但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早早阵亡了。
也许是为了跟品学兼优的哥哥彼得故意背道而驰,弗莱明成了让母亲兄弟和学校都十分头疼的不良少年,只要学校出了什么“打同学”、“骂老师”的事准跑不了弗莱明,万般无奈之下母亲把他送到了伊顿公学的军事班,但严格而高强度的军事管教和训练仍然无法让这个坏小子的精力完全消耗,十几岁就跟学校附近的一个姑娘闹出了丑闻,校方的劝退信扰得母亲寝食不安,干脆直接把他送进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竟他那早逝的父亲在军界还是有些威望的。虽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但是顽劣的儿子完全没有继承父亲衣钵的意思,不到一年就再度被劝退。
父亲的一个老部下给他介绍了一个在外交部做文书的闲职。想进入外交部必须要经过考试,但弗莱明的成绩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公务员式的严格考试。于是那个老部下又推荐了奥地利的一所私立学校,这所学校的管理据说比军事院校还要严格,一向有“不良少年管教所”之称,母亲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到这家管教学校。
学生时代的伊恩·弗莱明
本以为自己的儿子又会成为打同学骂老师的行家里手,但是有句话叫一物降一物,弗莱明的班主任是以擅长发现学生的优点闻名的,他发现这个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超强,每天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打同学骂老师”、阅读以及被罚站,以至于他所有学科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如语言课的考试成绩高。
即便如此,仍然没能阻止这个精力过盛的孩子早恋,但早恋的结果都是悲剧,弗莱明也不例外,从此他发誓“要用铁石心肠对待异性”并成为一个不婚主义者,后来他把自己虚构出来的那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世界第一间谍塑造成阅女无数风流事不断的花花公子并非偶然。
还是要感谢这所严格的管教学校,揣着毕业证书回到英国之后,超强的语言能力让他终于获得了路透社的新闻编辑工作。
但是在这所世界一流的新闻机构仅仅工作了一年,他就又一次离开了,这次离开并不是他工作能力低下,相反,他在记者这个行当里如鱼得水,原因只是薪水太少了,他当时的名言是“生活,首先要有质量有品味的生存。”
身为英国议员之子,父亲在世时他是衣食无忧的,但是父亲去世后家境就每况愈下,母亲支付了他各个学校的学费之后已经不再担负任何由他产生的费用,而做一个记者,满世界的跑,薪水却少得可怜。虽然他可以妙语连珠地把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件编排得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但是他自幼养成的花钱如流水的习性还是改不了。
在记者任上,他曾以一支笔“成功地解救了六个人”——苏联政府曾以间谍罪起诉六名维克斯公司的英国工程师,他以记者身份旁听了此次诉讼,随后发表了报道,并在报道中极力为这六名工程师洗脱罪名。按说一篇新闻报道并不具有左右审判的影响,但他的文笔实在太出色了,甚至“超过了律师团”,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功地煽动了整个欧洲来孤立苏联。迫于压力,苏联最终仅仅把这六位工程师驱逐出境了事。
弗莱明一夜之间就成了英国的英雄,至少是成了著名记者。路透社决定把他的薪水翻一倍,但他还是辞职了,因为“恋爱太费钱了,杜松子酒又那么贵。”
新工作是一家与父亲当年交往甚密的银行,父亲以身份之便曾经让这家银行度过了难关,感恩的银行主分配他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虽然工作内容很少,弗莱明也对股票和金融毫无兴趣,但薪水却高得出奇。
1939年,德国人开始染指欧洲,英国海军少将约翰·戈弗雷被任命为海军情报署署长,并着手在金融界物色经济分析助理。他一眼就相中了弗莱明,31岁,未成家,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具有英国武士的冒险精神和绅士的风度,以及超强的文字组织能力,这一切都让戈弗雷给出高分。弗莱明也果然被新工作的刺激和未来可以在战场上刺刀见红的亢奋吸引,每天早上6点就出现在办公室,夜里10点还在各种表格间勤奋工作。做为被上司极为赏识的海军情报署的上尉副官,弗莱明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在半年之内就火箭般连升两级,成为中校。
二 天生就是个干特工的料
1940年5月,法国沦陷,投降派占据舆论上风。为了不让法国海军落入德国之手,戈弗雷派遣弗莱明潜入法国,动用他父亲当年与法国海军司令弗朗索瓦•达尔朗的旧交情劝说达尔朗拒绝交出手中的军舰。这应该是我们的主人公第一次参与间谍或是军事谍报工作。
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弗莱明本就有一付如簧巧舌。虽然他没有亲眼见到这位法国海军上将,但却书信加电话多次沟通,最终说服了这个小个子的法国人。6月3日,达尔朗发布声明,如果法国政府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他将起兵投诚,让法国海军归由英国政府军指挥。
虽然法国最终还是在协议上签字,达尔朗也如约未将所属部队舰艇交给德国人,但也对德国军队势如破竹的强大吓破了胆,他一方面不愿背负投降的罪名向德意联军交出军权,一方面又惧怕德国最终会统一世界,于是命令法国军舰开往海外,远离德意两国的军事控制范围,同时也远离英国辖区。这种见风使舵远远观望左右摇摆的投机心态让丘吉尔十分恼怒,半个月后就实施了名为“投石机”的军事行动,摧毁了停泊在北非的部分法国舰队,使得法国与英国彻底决裂。
当然了,这是后话,我们的主人公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的,至少法国的舰艇没有沦落到德国人之后。完成任务的弗莱明尚未回国,新的任务又来了,让他顺便协助在法英国侨民从波尔多港有序撤离。
二战中的弗莱明
刻不容缓,这是英国侨民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到来之前撤回英国的最后机会。出身于名门贵族,又从小就打架斗殴,从贩浆走卒到政府高官都能从容应对的弗莱明不辱使命,用重金贿赂加威胁的双重手段再一次展现了他超强的社交能力和临危不乱的机智。
他找到一艘摩托艇,连续数日穿梭于波尔多港的船主和港口各部门之间,专门找那些中立国的民用货船,施以超出普通运费十多倍的高额报酬。有的船主不愿冒风险,他就亮出英国皇家海军中校的证件,冷冰冰地说:“如果您不帮这个忙,我保证,就算德国人没有击沉您的船,伟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也会。”随后再换上一付苦口婆心的微笑:“您看看,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世界要乱了,您的船现在不为您多换些钱,等德国的潜艇把你的船炸成碎片,不是船钱两空吗?”
就这样,他搜寻到共计七艘商船,把近千名英国侨民安全送回英国,甚至还顺带把阿尔巴尼亚的流亡国王索古一世也带回了英国,不仅如此,他在一处废旧的仓库里偶然发现了满满一仓库的飞机零件,于是又顺带着把这些物资也装上了船。
戈弗雷在给他颁发奖状的时候,热情地给了他肩膀一拳:“你天生就是个干特工的料!”
三 30突击队
恩尼格玛是德国于二战时发明的一种军用密码编码,这种编码可以随时变换规则,破译难度极大,二战时同盟国最头疼的不是德国的坦克大炮飞机,而是恩尼格玛。针对这种编码,同盟国专门成立了破译部门,总部设在伦敦以北80公里的布莱切利庄园,由著名的科学家艾伦·图灵领队,破译过程中发明的算法和设备,也促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图灵测试”实验和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当时图灵团队已经攻克德国陆军和空军的密码,但是德国海军使用的恩尼格玛始终未能破译。鉴于弗莱明在此前的出色表现,戈弗雷随即又交给他一个更重要的任务:获取一台德国海军用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在派出多名间谍和特工都无功而返之后,弗莱明建议采用明抢的方式:劫持一艘德国军舰。
他的策划书十分详细:故意制造一次空战,利用缴获的德军轰炸机,派出精通德语的英国飞行员混进敌方轰炸机群,在战斗的合适时候施放烟雾,造成飞机中弹假象后在海面迫降,发出求救信号,等德国救援船只赶来后登船,然后带着船上的密码机驶回英国。至于精通德语的人选,他则毛遂自荐。
这个计划剑走偏锋出人意料,可行性极高,但风险太大,戈弗雷一直没有决心实施,就这样拖了足足两个月,一个好消息突然传来,美国人已经成功地拿到了德国海军的密码机,弗莱明这一大胆而新奇的计划也就没有了实施的必要,他为失去这样一个一展身手一战成名的机会懊恼不已,也对美国人精准而先进的情报机构羡慕不已,不止一次地向戈弗雷建议成立英国人自己的特情机构。
戈弗雷英明地采纳了这一很有前瞻性的建议,并着手将各自为战的英国情报部门整合,精选人才,起用了绰号“狂野比尔”的资深商业间谍威廉·多诺万统领英军的战时情报机关,并积极向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取经学习。就这样,弗莱明的建议书经过补充完善,最终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特批,由多诺万挂帅创建英美联合特勤战略情报局,这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1942年5月,戈弗雷由弗莱明陪同赴美推动成立同盟国情报联合部,此后弗莱明留在美国,用他超群的文字能力和社交能力协助多诺万组建人事机构并负责起草战略情报局的各种章程,为英美两国的情报机构建设和升级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表示感谢,多诺万私人赠送弗莱明一把精致的象牙柄的左轮手枪,上面刻有“表彰特殊贡献”的字样,这把枪被弗莱明视若珍宝,一直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伊恩·弗莱明和他组建的30突击队
弗莱明之所以能在二战的谍报工作上如鱼得水,以至于后来成为作家后又能让他的主人公每每身处险境逢凶化吉,这都得益于他灵活多变聪慧多智的脑子和随时都可以冒出来的好主意。
英国海军情报局特勤装备部主管查尔斯一生发明了数百种特工专用设备,而其中至少一半都是弗莱明给他出的主意,包括藏在手杖里的微型照相机、能把英国空军的军装瞬间变成平民服饰的装置、带有指南针和钢丝锯的手表、打火机手枪等,而这一切,都在弗莱明后期的文学创作中一一再现。
二战中的弗莱明
他创建的“黑白广播”在二战时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频段的广播电台,“白色广播”主要是面向德国本土,对德国民众进行宣传和鼓动,而“黑色广播”则主要针对于各个战场临时搭建,播放的内容则是虚假的战报,通常以“盟军胜利德军溃不成军”和诸如此类的假新闻打击德军的士气,他甚至还设立了两个假冒的德军电台,运用他流利的德语瓦解德军意志。鉴于这些电台对德军在新闻传播领域造成的巨大损失,党卫军还曾专门搞了两次暗杀计划,但都告失败。
可以说,没有弗莱明这位未来的著名作家,就没有二战时战功赫赫的同盟国谍报机构和那么多出生入死战功显赫的间谍,也不可能取得后续连续不断的胜利。
1941年5月,德军空降兵侵占克里特岛,弗莱明在研究德军此次行动时敏锐地注意到德军有针对性的打击敌指挥中枢的空降战法可以借鉴,比如德国伞兵中有一个数十人的分队脱离本队,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地直捣英军在岛上的指挥部,将他们来不及销毁的密码本、军用地图和其他机密文件搜刮一空后根本不参加后续的地面争夺,带着战利品迅速撤出。
这种旨在获取情报的新型突击战术,不以一时一地的争夺为目标,只注重情报的快速获取,此种战法完全可以做为英国军队的样板和教材。弗莱明用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戈弗雷授权由他组建一支类似的以迅捷的攻击敌主要指挥部门获取情报为主要作战任务的突击队,并随即由他亲自选拔招募了三十名队员,这支突击队是英国二战时期第一支不以阵地争夺为目标的特勤作战分队,获名“30突击队”,对外称“红印第安人特遣组”。
30突击队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潜入葡萄牙一个叫做卡斯卡伊斯的地方,将阿尔巴尼亚的国王索古从德意占领区救走。按照教科书上解救人质的思路,无非就是小分队秘密潜入,突然发起攻击,然后两败俱伤,活着的人找到人质,清理战场,坐上汽车撤退。但弗莱明从来就没想这么干。他安排两名特工化装成清洁工进入国王寓所,把国王夫妇装扮成清洁工的模样,大摇大摆地拖着垃圾袋走出大门。另一组队员则在街对面适时的制造了一场车祸并燃起大火,而车祸司机笨手笨脚地连灭火器都不会用。看守国王公寓的德国士兵面对混乱的现场束手无策,只能安排人手救人救火。就在这时,停靠在国王公寓门前的垃圾车载上国王夫妇扬长而去。
半年之后,盟军先头部队登陆北非,30突击队从天而降,直抵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军指挥部,将包括德军和意军的密码本和阿尔及尔布设的潜伏间谍机构人员名册在内的众多情报搜罗一空;伴随着盟军在北非的推进,30突击队每每做为首批空降分队出现在最前沿,却又不与敌正面交火,而是奔着各个层级的指挥中枢死冲猛打,缴获的西西里岛海岸防御工事及雷区图,以及各种机密文件,都为盟军日后占领该岛、在北非的胜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德国人坚信,如果没有这支形同鬼魅的突击队,他们英勇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将军不会在北非如此狼狈,更不会输得那么惨。
弗莱明在写作中
登陆诺曼底的同时,30突击队突袭了一座大型广播电台,并在诺曼底海滩上大放虚假战报以及德国民乐,害得很多德国军人忘了开枪,只是不住地念叨着亲人的名字落着泪想家;此后,30突击队再接再厉,找到了德国刚刚研制成功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式声波自导鱼雷,以及单人自杀式潜艇的原型等装备,“狠狠地给德国特种兵上了一课”。
弗莱明所领导的30突击队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拿到了从1870年开始至今全套的德国海军档案,并成功地劝降了一位德国海军上将。
30突击队在德国西南的一座古堡中缴获了为数众多的军事文件,由于文件实在太多,弗莱明只好命令突击员紧急整理,挑拣有用的文件带走,但是让他欣喜若狂的是某份文件中提到了的离此不远的符腾堡中居住着一位退役的德国海军上将,鉴于德国即将战败,这位上将在离职前将海军部收藏的1870年至今的全套海军档案带回了符腾堡。
弗莱明如获至宝,立即率队赶往符腾堡。古堡中根本没有卫兵把守,德国人相信即便战败了,绅士的英国人和大度的美国人也不会对一位退役的老军人动粗,弗莱明未遇抵抗便进驻了古堡。而那位老将军发现盟军已经进入古堡,正命人把大批的文件往熊熊燃烧的壁炉里丢,弗莱明立即控制了局面,缴获了这批重要文件。并且在部队休整和把文件装车的数小时内,成功的说服了老将军,以非战俘的身份跟他去英国整理这些文件以及写一本二战亲历回忆录。
全套的海军档案加上俘获海军上将,如此让史册生辉的战绩差一点让弗莱明成了将军,戈弗雷的授衔书已经写好了准备递交国会的时候,英国国会宣布了一项法令:所有战时军衔都降为战前永久军衔,而弗莱明的永久军衔只是上尉。弗莱明干脆宣布退出现役。
戈弗雷
但是戈弗雷还是对弗莱明赞赏有嘉,战争结束后,海军上将戈弗雷在回忆录中提到两人的工作关系时,用一句玩笑话给出了最高评语:“他的热情、才能和见识都是无与伦比的,他对海军情报局的战时发展和组织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于战时,哦,他忙得像国家情报总监,而我只是他的海军情报顾问。”
四 007之父
1945年11月4日,功成名就的弗莱明离开了海军情报局,丰厚的退休金加上战时辉煌的战绩以及英国绅士的身份让他完全到了可以享受美酒和爱情的时候了。
他是个不婚主义者,但却不是“不爱”,以他的经历、身份和名望,身边永远不缺香槟和美女。让他最终结婚的原因在文章开篇时已经提到了:安·查特利斯子爵夫人怀孕了。
安·查特利斯子爵夫人
结婚令他痛苦,虽然住在黄金眼别墅里享受着海风、阳光和新婚的欢喜,但他总感觉无聊,某天酒后,他突然回忆起了一段有趣的往事:那还是1942年,弗莱明和戈弗雷在葡萄牙的赌场中输光了身上所有的钞票,离开时,沮丧的弗莱明突然问他的上司:“你说,假如刚才那几个人是德国间谍,而我们把他们的钱全赢了会怎么样?”戈弗雷当时只觉得他输了钱心情不好,于是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你把这段写到书里,也许会有人感觉可笑。”
当天晚上弗莱明就开始写了,只不过在书里,这几个葡萄牙人换成了苏联间谍,这部书就是007系列的首部《皇家赌场》,而成书的素材,则来自自己前半生跌宕起伏的经历。
弗莱明与第一位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
他超强的文字操控能力和随时都会冒出新奇想法的脑子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在书中,他加入了自己一手组建的30突击队的成员,也把自己多年来的伯乐和顶头上司戈弗雷塑造成邦德的老板——M,至于主人公的名字,他实在有点头疼了。按他的想法,这个无所不能的特工应该有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名字,但是怎样才“简洁而有力”呢?
他先是用一个数字代替这个特工,至于数字,他选择了自己第一次破译德国密码机时的报告的文件代码“007”,写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候,有天他突然看到了桌上有一本书,《西印度群岛的鸟类》,书的作者叫詹姆斯·邦德,弗莱明暗暗叫了一声好,“老天,这大概是我听过最没劲的名字了!”
007海报
闻名世界的007号特工詹姆斯·邦德就这样戏剧性地诞生了!据说后来弗莱明还特地让人找到这位鸟类学家,并与这位真正的詹姆斯·邦德先生愉快地喝了茶。
而当人们提及邦德是不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塑造的,他却微微摇头:“那只不过是个虚构的笨蛋。”
从《皇家赌场》开始,弗莱明似乎找到了自己军人身份之外的“第二春”,他把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世界观人生观、对待金钱、声望、地位和美色的态度全部映射在伟大的间谍007身上。弗莱明酷爱飙车,在任突击队长的时候,每次抢滩登陆的第一辆车的驾驶员一定是他,即使是战后也恶习不改,还因此而撞上了送奶车酿成车祸,于是在他笔下,邦德也常常开着各种名贵跑车横冲直撞;弗莱明不喜欢大鱼大肉,每天早餐都必定要有炒鸡蛋,于是邦德逢人便说:“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对我毫无诱惑力,别人都在大快朵颐,而我却独爱简单的炒蛋”;弗莱明是贵族后裔,英俊潇洒,于是他笔下的007便也如此,风度翩翩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也美女如云,甚至还由此诞生了电影史上的一代又一代“邦女郎”。
邦女郎的原型是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1941年1月,为了执行任务她的假护照上被写上了这个名字,从此她将这个名字据为己有,并把护照上的1915年作为自己的出生年,而她其实1908年出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伯爵,母亲是一位银行家,她是英国特别行动处(S.O.E.)服役最久的女特工。她不擅长用枪,却对手榴弹居情有独钟,理由是枪一次只能干掉一个而手榴弹可以一次放倒一大片。
她不仅有着让人惊叫的美貌,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和勇气,结过两次婚但都失败了,最终还是弗莱明俘获了她的芳心。在得知夫人怀孕而不得不结婚时,为了克里斯蒂娜弗莱明甚至想悔婚,但为人父亲的责任还是让他最终放弃了这个花容月貌的女人。
邦女郎原形玛丽亚·克里斯蒂娜
在弗莱明开始写作的第二个月,克里斯蒂娜的尸体在一家旅馆里被发现,凶手名叫丹尼斯·莫尔德尼,是一名曾被她拒绝的追求者。丹尼斯行凶之后安静地等待警察的到来,并在被绞死之前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只有杀死她能让我最终拥有她。”
弗莱明在巨大的悲痛中将她写进了《皇家赌场》中,使其成为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邦女郎——007阅女无数,但唯一可以用“爱上了她”来形容的邦女郎只有《皇家赌场》中的维斯帕·琳达,邦德最经典的“要摇的,不要搅的”马提尼酒就被命名为Vesper(维斯帕),意为“夜晚的祈祷”。
《皇家赌场》虽然大获成功,但战后的英国对间谍小说并不热衷,上流社会也对一位绅士居然成为流行小说家而多有讥讽,认为弗莱明的作品粗俗简陋难登大雅,连他的夫人也劝他赶紧收手,“做些绅士应该做的事情。”
但弗莱明显然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在随后的12年时间里,他以每年一部的高速创作着,即便是因病住院也笔耕不辍。在他的笔下,詹姆斯·邦德温文尔雅,风趣幽默,谈吐睿智,爱喝马提尼,好赌,却每赌必赢;他随时会遭遇危险,但又总能化险为夷,在他身上集结了世人们对于一个完美男人的一切幻想,他从1952年诞生之后就一直在忙于拯救世界,而且永远不老。
历史上扮演出007的数位演员
而同样好酒、好冒险的弗莱明却渐渐老了,1964年8月11日,56岁的伊恩·弗莱明死于心力衰竭,家人给出的理由是他为了准备次日参加儿子12岁的生日宴会而情绪过于激动导致。
56岁,戎马半生,做为MI6机构中最卓越的特工,差一点成为“准将”的弗莱明上尉华丽转身之后,又有12部007长篇小说和2部短篇小说集问世,在他去世之前股票配资哪种好一点,他的作品销量已经超过4000万册,至今全球销量超过一亿五千万册,每一部作品都被拍成电影,记录着弗莱明辉煌的前半生和落寞的后半生。而在这样一种新奇特的回忆方式中,他所有激荡的前半生,都用一个风度翩翩的詹姆斯·邦德形象,记录在每一个观众的眼睛里。
下一篇:股票交易的平台 宝龙商业发盈警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77亿至2.25亿元同比减少约50.4%至60.9%